一、功
	 
	 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:作用在物體上的力,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功的計算: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。W=FS。
	 
	  單位:焦耳(J) 1J=1Nm
	 
	  功的原理: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,都不會少于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。即: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。
	 
	  二、機械效率
	 
	  有用功:為實現(xiàn)人們的目的,對人們有用,無論采用什么辦法都必須做的功。 額外功:對人們沒用,不得不做的功(通常克服機械的重力和機件之間的摩擦做的功)。
	 
	  總功: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。
	 
	  計算公式:η=W有用/W總
	 
	  機械效率小于1;因為有用功總小于總功。
	 
	  三、功率
	 
	  功率(P):單位時間(t)里完成的功(W),叫功率。
	 
	  計算公式: 。單位:P→瓦特(w)
	 
	  推導公式:P=Fv。(速度的單位要用m)
	 
	  四、動能和勢能
	 
	  能量:一個物體能夠做功,這個物體就具有能(能量)。能做的功越多,能量就越大。
	 
	  動能: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。
	 
	  質量相同的物體,運動速度越大,它的動能就越大;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,質量越大,它的動能就越大;其中,速度對物體的動能影響較大。
	 
	  注:對車速限制,防止動能太大。
	 
	  勢能: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(tǒng)稱為勢能。
	 
	  重力勢能: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。
	 
	  質量相同的物體,高度越高,重力勢能越大;高度相同的物體,質量越大,重力勢能越大。
	 
	  彈性勢能:物體由于發(fā)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。
	 
	 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,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。
	 
	  五、機械能及其轉化
	 
	  機械能:動能和勢能的統(tǒng)稱。
	 
	  (機械能=動能+勢能)單位是:J
	 
	 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。方式有: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;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。
	 
	  機械能守恒: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住轉化,機械能的總和保持不變。
	 
	  人造地球衛(wèi)星繞地球轉動,機械能守恒;近地點動能最大,重力勢能最小;遠地點重力勢能最大,動能最小。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,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。
	 
	
		新初三快掃碼關注
	
		
			 
		
			中考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		
			 
		
			每日推送學習技巧,學科知識點
		
			 
		
			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!
		
			 
		
	 
 
		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
	   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